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在學校裡,為了保證學生的心理處於健康狀態,教師運用心理學和教育學的方法、手段,來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兩方面的和諧發展,並達到素質的全方面提高。
在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理健康教育被劃分為兩種模式:發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和補救性心理健康教育。進行發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時,要根據並遵循大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規律,幫助大學生圓滿完成自己的心理發展任務課題,妥善地解決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各類心理矛盾,幫助大學生更好更全面地認識自己和社會,開發自己的潛能,並最終達到個性的發展以及人格的完善。補救性心理健康教育所針對的受眾則為有各種障礙性心理問題的物件,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需要為他們提供心理援助、支持、干預、治療等一系列幫助,以減輕甚至消除前來尋求諮詢同學的心理障礙。這樣才能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周圍的環境,並最終促進他們的心理能夠朝著積極、健康向上的方向發展。這裡所提到的障礙性心理問題,主要包括了各種神經症(如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恐懼症、神經衰弱、疑病症等)、早期精神病、嚴重的情緒危機以及其它的精神疾患。其他的比較嚴重的精神疾病均不屬於大學日常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範疇之內,但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依然肩負著早期發現問題學生和轉介服務的責任。
自我效能感是指個體結合實際,推測並判斷自己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去應對或進行某一行動。但是不同活動領域之間差異性非常大,對應所要求具備的能力、技能也各有不同。所以同一個人在面向不同的活動領域時,體驗到的自我效能感是不同的。所以對於是否存在一般的自我效能感,各位學者之間對此存有很大的爭議。
班杜拉圍繞著自我效能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之後發現,以下三種方法可以用來培養、提高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的產生,是個體基於自己與周圍環境發生的相互作用,在互動中,個體會對自己效能的發揮、能力能否得到充分的展現進行主觀判斷。通過親身經歷來獲得直接經驗是自我效能感獲得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途徑,也是對自己已形成的自我效能感進行回饋、檢驗的最基本途徑。失敗的直接經驗會拉低自我效能感,而成功的直接體驗則會提高自我效能感。
替代性經驗指個體並沒有直接參與活動,而是通過在一旁觀察與自己能力水準相當的人的活動,以間接獲得的對自己能力的評估,這是一種間接經驗。在這個觀察過程中,觀察者需要不斷進行判斷,假如是自己處於類似的活?憂榫常?自己能否達到成果或體驗到能力的視線,取得較高的成就水準。
這種方法是指通過從外界獲得指導、建議、解釋及鼓勵等來完成人們內部自我效能感的改變。如果個體總是能夠從外界獲取足夠的關心和支持,那麼他的自我效能感就會得到大大增強。這是因為人們對自身能力進行知覺時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周圍人的影響。如果給出評價的人是有威信的,或者說是對個體比較重要的人,這種影響就會更大。所以班杜拉認為,如果能在心理諮詢給予個體足夠的“無條件的積極關注”,就可以顯著提高對方的自我效能感。但是這種積極關注有很明顯的勸導色彩,或者說明顯與事實不符,剛開始可能會有增強效果,但個體在現實中經過反復驗證後,反而會有顯著降低效果。.
Comentá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