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角Elize PARK撻訂6伙全數已沽出
- ctfm214
- 6月3日
- 讀畢需時 5 分鐘
樂風旗下旺角Elize PARK,早前獲大手客連撻6伙,分別為15及16樓全層A至C室,新近的2宗成交分別為16樓B及C室,實用面積分別為243及326平方呎,屬1房及2房間隔,其中C單位最新以845.8萬元售出,較原先售價高約18萬元或2.2%。

## 香港地產代理的發展與演變 (繁體中文)
Elize PARK撻訂香港地產代理行業,作為支撐全球最活躍房地產市場之一的關鍵齒輪,歷經數十年風雲變幻,從早期的「跑街經紀」形象,逐步邁向專業化、規範化與科技化的現代服務產業。其發展軌跡緊扣香港經濟脈搏、政策轉變與科技浪潮,展現出強大的適應力與生命力。
### 一、 草莽初創與逐步成形 (戰後至1970年代)
* **戰後復甦與需求萌芽:** 戰後人口激增,住屋需求龐大,加上製造業興起帶動經濟,樓宇買賣租賃活動日趨頻繁。
* **「跑街」與「掮客」時代:** 行業門檻極低,從業員多為兼職或個體戶,俗稱「跑街」或「經紀」。資訊極度不透明,交易主要依靠人脈與口耳相傳,運作模式粗放,缺乏統一規範與監管。
* **小型代理行湧現:** 部分較有組織的小型地產代理公司開始出現,但仍屬區域性經營,規模有限。
### 二、 行業起飛與初步規範 (1980年代)
* **經濟騰飛與樓市升溫:** 香港經濟急速發展,踏入黃金時期,房地產市場蓬勃興旺,交投量大增,刺激對專業中介服務的需求。
* **大型代理行崛起:** 中原地产 (1978年創立)、美聯物業 (1973年創立) 等大型連鎖代理行乘勢而起,透過分行網絡擴張,搶佔市場份額,行業集中度開始提高。
* **資訊流通改善:** 大型代理行開始建立較系統化的樓盤資料庫,並透過印刷刊物(如中原的《中原地圖》)向公眾提供資訊,透明度略有提升。
* **自律組織成立:** 業界意識到需要建立秩序與形象,香港地產代理專業協會等組織相繼成立,推動初步的自律。
### 三、 專業化與法制化里程碑 (1990年代)
* **《地產代理條例》立法 (1997):** 這是行業發展史上最重要的轉捩點。該條例於1999年全面實施,標誌著政府正式介入監管。
* **香港地產代理監管局 (EAA) 成立:** 根據條例成立法定監管機構,負責發牌、制定執業指引、處理投訴及紀律處分,強制所有從業員必須持牌。
* **強制考牌與持續進修:** 設立資格考試,規定從業員須具備基本知識及通過考試才能獲發牌照,並引入持續專業進修 (CPD) 制度,提升專業水平。
* **標準化文件與操守要求:** 監管局制定標準的委託協議(地產代理協議)、買賣合約範本及《操守守則》,規範代理與客戶的權責關係、佣金安排、避免利益衝突等,保障消費者權益。
### 四、 科技革命與競爭白熱化 (2000年代至今)
* **互聯網與資訊平台崛起:**
* **樓盤資訊革命:** 如「搵樓網」等大型線上樓盤資料庫出現(後發展為如Squarefoot、28Hse、利嘉閣官網等),極大地提高了資訊透明度,消費者能自行搜尋大量樓盤資訊。
* **代理角色轉變:** 代理從「資訊壟斷者」轉型為「資訊分析者」和「專業顧問」,需提供更深入的市場分析、價格評估、談判技巧及交易風險管理等高附加值服務。
* **虛擬睇樓 (VR/AR):** 科技的應用使360度虛擬睇樓成為可能,尤其在疫情期間發揮重要作用,提升效率。
* **一手市場主導與激烈競爭:**
* **發展商依賴代理銷售:** 發展商銷售新盤高度依賴地產代理龐大的客戶網絡和銷售能力。
* **佣金戰與促銷手法:** 代理行為爭取新盤銷售權,佣金比例競爭激烈,甚至出現「割喉式」減佣。各種促銷手法(如專車接送、贈送禮品)層出不窮。
* **二手市場受擠壓:** 龐大的一手盤源和新盤促銷力度,對二手市場造成一定擠壓,二手佣金率普遍低於一手。
* **市場整合與集團化:** 競爭加劇促使市場持續整合,大型代理集團透過收購合併(如美聯收購香港置業、中原地產與利嘉閣的關係變化)擴大規模,中小型代理行生存空間受壓,部分轉向專攻豪宅或特定區域的利基市場。
* **專業細分化:** 行業內出現更細緻的分工,如專注於豪宅、工商舖、海外物業、物業投資管理或法律服務銜接的專才。
### 五、 當前挑戰與未來發展
1. **市場波動性加劇:** 香港樓市受全球經濟、利率、本地政策(如印花稅調整、房屋供應策略)及社會事件影響大,波動性高,直接衝擊代理生計,汰弱留強速度加快。
2. **資訊科技持續顛覆:**
* **AI 與大數據應用:** 預期AI將更廣泛應用於樓盤配對、價格預測、客戶需求分析,提升服務精準度與效率。
* **線上交易平台潛力:** 探索更完整的線上交易流程(如簽約、付款)可能性,但涉及複雜的法律和信任問題,發展需時。
3. **消費者要求提高:** 資訊透明的時代,消費者更精明,對代理的專業知識、誠信度、溝通技巧及服務細節要求更高。
4. **一手主導格局持續:** 政府持續推地增加供應,一手市場預計仍是代理行兵家必爭之地,佣金競爭壓力不減。
5. **跨境與大灣區機遇:** 隨著大灣區融合深化,代理行積極拓展內地買家市場及協助港人購買大灣區物業,成為新的增長點,但需熟悉兩地法規與市場差異。
6. **行業形象與專業認可:** 雖然專業化已大幅提升,但部分不良銷售手法(如失實陳述、過度承諾)仍影響行業整體形象。持續提升專業道德標準至關重要。
**總結:**
香港地產代理業從無序走向規範,從資訊封閉邁向高度透明,從個體經營演變為集團競爭。科技是近二十年最大的催化劑,徹底改變了資訊傳播方式和服務模式。《地產代理條例》的實施奠定了專業化的基石。展望未來,行業需在市場波動中保持韌性,積極擁抱科技提升服務質素與效率,嚴格恪守專業操守以贏取信任,並把握大灣區融合帶來的跨境機遇。持續學習、適應變革、提供不可替代的專業價值,將是代理在激烈競爭中立足的關鍵。這個行業的發展史,本身就是香港經濟社會變遷的一個生動縮影。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