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氣候變遷因應法

  • ctfm214
  • 2022年4月30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本次修法亦新增訂定效能標準,提供產業依循以降低產品生產過程碳排放,提高競爭力;此外也將對製造或輸入車輛、新建築物之構造及設備,訂定溫室氣體排放標準及減緩溫室氣體排放規定。對於新設或變更排放源達一定規模者,則規定應依溫室氣體增量之一定比率進行抵換,減少對環境衝擊。


加速減碳,提升產業競爭力




另外,因應國際經貿情勢,必要時對進口產品實施碳邊境調整機制,事業進口公告之產品,應申報產品碳排放量,並依排碳差額繳交減量額度。

另外,為適應氣候變遷衝擊並建構韌性體系,亦增訂調適能力建構事項,接軌氣候變遷科學及風險評估,據以推動氣候變遷調適相關工作。

再者,中央主管機關訂定國家因應氣候變遷行動綱領、階段管制目標、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畫、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訂修所屬部門或領域之行動方案及地方政府訂修執行方案,均需邀請公眾參與及建立檢討機制。



現行溫管法明定國家溫室氣體長期減量目標為 139 年溫室氣體排放量降為 94 年溫室氣體排放量 50% 以下,此次修正為 139 年溫室氣體淨零排放,以宣示減量決心。

作者: 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專案小組

本次修法將溫室氣體盤查及查驗分級管理,協助產業檢視其碳排放情形並提升查驗量能,以符合供應鏈碳排放量資訊之要求。


作者 Daisy Chuang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4 月 21 日 18:14 | 分類 環境科學 , 能源科技 , 自然科學行政院在今(21日)的行政院會後記者會上,正式拍板「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同時更名為「氣候變遷因應法」,底定臺灣邁向2050淨零排放的基礎。然而,今提出的《氣候變遷因應法》中,攸關減碳預算的碳費制度,環保署擬以優惠大放送的方式推行。綠色和平專案主任洪昇邦指出,行政院新版本弱化氣候變遷因應法的功能,此將讓總統蔡英文盼望一年的淨零路徑,只會走到賤賣臺灣氣候的終點。


洪昇邦進一步表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及世界銀行(WorldBank)皆認為,碳費若要有效誘使企業減碳,必須在2030年達每噸2000元新臺幣。政院今公布的碳費原則可以抵換專案、先期專案及自願減量專案獲得的碳權抵減,再度降低排放源對外部成本內部化的責任。如此一來臺灣減碳全靠自願行動,一次減碳多重優惠,完全本末倒置,也將導致臺灣2050淨零之路遙遙無期。


2050 淨零轉型,關鍵法制基礎

根據今天行政院所公布的版本內容,碳費下限(Carbon Price Floor)始終沒有納入法案當中,無視國際推行有效碳定價的倡議,更提出自願減量享優惠費率、多元抵換等方式,大開優惠後門給企業方便。此將使碳費的減碳經濟誘因大減,「氣候變遷因應法」恐淪為企業得利,民眾買單的法案。

減緩與調適並重,強化氣候治理



行政院於今(21)日通過環保署擬具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修正後法案名稱為「氣候變遷因應法」,除了是 2050 年淨零碳排的法制基礎,也增訂對國內排放源徵收碳費,並將收入專款用於輔導、補助及獎勵溫室氣體減量及技術研究工作。

環保署表示,過去一年來,已與產業、民間團體及各部會進行多次研商,本修正法案能於今年世界地球日前夕經行政院院會討論通過。本次修法重點包括:

《氣候變遷因應法》拍板,確立碳費專款專用機制


因應減碳有價化趨勢,穩健實施碳交易,本次修法鼓勵事業及各級政府得自行或聯合共同提出自願減量專案,據以執行溫室氣體減量措施,取得減量額度,並對於減量額度用途、移轉、交易等進行管理。另外,針對國際間正在發展的碳捕捉後之利用及封存技術增訂遵行規定,以利負碳技術發展,同時將其對環境之衝擊納入管理。



全民參與,建構減碳行動力

碳定價制度可透過經濟誘因促使排放減量,是國際公認重要的減碳策略之一。本次修法增訂對國內排放源徵收碳費,並將收入專款用於輔導、補助及獎勵溫室氣體減量及技術研究工作,以促進溫室氣體減量及低碳經濟發展。


因應氣候變遷議題層面廣泛,若無全民參與無法達成。本次修法強化資訊公開擴大公民參與機制,要求各級政府訂定各項溫室氣體減量及因應氣候變遷計畫、方案需邀請各界參與,且應將執行成果公開,並融入綜合性與以社區為本之氣候變遷調適政策及措施。同時,藉由強化產品碳足跡管理機制及標示制度,延長生產者責任,促使廠商生產低碳產品,以及鼓勵民眾選擇使用低碳產品。本次修法也加強人才培育及發展相關技術,並將公正轉型納入推動溫室氣體減量及氣候變遷調適工作事項。

最後綠色和平再次強調,此草案即將進入立法院審查階段,促請立法委員在條文內明確規定不低於每噸300元新臺幣的碳費下限、積極的調升軌跡,並設計具公信力的監管機制,在目標嚴重落後時能適度加嚴管制力,才能將手段與目標進行掛勾,讓淨零臺灣得以務實實現。

捐助減緩氣候危機


溫室氣體減量及氣候變遷調適事項涉及跨部門事項,須加以整合提升綜效。本次修法提升氣候治理層級,由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協調、分工及整合國家因應氣候變遷基本方針及跨部會相關業務決策,並由行政院長擔任召集人,地方政府則增設氣候變遷因應推動會,由地方政府首長擔任召集人,協調整合地方因應氣候變遷事務。



徵收碳費,專款專用




「氣候變遷因應法」拍板,碳費無下限還送優惠 政院賤賣臺灣氣候未來

碳定價無起徵價還大開優惠,無視全球減碳趨勢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香港灣仔深度遊

香港灣仔深度遊:穿梭百年時光,品味中西交融的港島記憶 灣仔,香港島北岸的「心臟地帶」,既是維多利亞港畔的歷史活化石,也是摩登都會的文化熔爐。這裡的街道藏著殖民時代的歐式建築、霓虹閃爍的唐樓群、米其林街頭食肆與隱世藝廊,猶如一本立體的香港編年史。對於國內遊客而言,灣仔遠非金紫...

 
 
 
香港旺角深度遊:穿梭市井煙火,探秘港式生活

旺角,香港九龍半島的心臟地帶,以「全球人口密度最高地區」聞名。這裡的街道晝夜喧囂,霓虹燈牌交織如網,既承載著老香港的市井風情,也吸納著新世代的潮流文化。對國內遊客而言,旺角絕非購物打卡的過站,而是解碼香港靈魂的立體畫卷。以下從歷史脈絡、街區特色、隱藏玩法、在地美食四個維度,...

 
 
 
德國蔡司 vs. 日本尼康:光學巨頭的鏡片技術對決

### 在全球高端鏡片市場,德國蔡司(Zeiss)與日本尼康(Nikon)猶如光學領域的「雙子星」,前者以精密工程著稱,後者以創新工藝見長。兩大品牌在鏡片技術的競逐,實為德日兩國製造哲學的縮影——蔡司追求極致光學純淨度,尼康擅長市場需求導向的實用創新。本文從材料科技、光學設...

 
 
 

Comments


© 2023 by Site Name.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