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政府在立法會發表了他們的第二份任內《政府施政報告》,以「拼經濟謀發展,惠民生添幸福」為主題。然而,不如預期的本港經濟復甦和持續上升的息口,導致樓市出現低價交易和折價購買,市場呼籲政府放寬限制措施。據悉,政府將采取減緩樓市實施的措施,特別是針對外來投資者的樓市稅收,以配合引入人才計劃。有議員建議應該全面解除這些措施,否則樓市的活力將進一步減弱。在改善民生方面,政府正在考慮重新定義「劣質劏房」,並改善居住環境,預計長者醫療券將可在大灣區的內地城市的三級醫院使用,牙科服務也將包括在內。
據稱,政府將宣布一些輕微的減緩措施,但不會全面取消限制,而且減緩措施的程度也不一定達到外界的要求。政界人士預測對非本地買家的買家印花稅將會放寬,以幫助合資格的外來人才在港置業,並且減免印花稅可能也適用於港人購買的第二間物業。然而,地產建築界的議員認為政府應該全部取消限制措施。他們指出,現在的息口是15年來最高的,樓市供應量也大幅增加,每個月二手樓的成交約為2,000宗,這種情況不同於以前,因此他們認為應當取消所有限制措施。至於限制措施是否真的能抑制樓價,他們強調「過去13年的經驗已經證明,限制措施無法達到這一目標。」批發和零售界的議員也認為應當全面取消限制措施,否則樓市的活力將進一步下降。
2023施政報告地產新招
由於港股表現疲弱,政府於去年8月成立了一個「促進股票市場流動性專責小組」,由證監會前主席唐家成擔任主席,全面檢討影響股票市場流動性的因素,已向特首提交了改進建議。《政府施政報告》將公佈專責小組的建議,其中降低股票印花稅的可能性很大,也可能涉及打風開市的安排。同時,政府將研究是否繼續打風開市的可行性。
在房屋政策方面,有消息指政府計劃將居屋按揭保證期從目前的最長30年延長至50年,以促進舊單位的交易。由於劣質劏房的住宿環境惡劣,政府正在研究如何定義「劣質劏房」,並制定措施來加速改善住宿環境。此外,政府還將公布「社區客廳」的選址和合作機構。
政府預計批准東九龍過山綫的建設
最近,教育界一直要求政府將香港打造為「國際高等教育樞紐」,其中包括將八大非本地生的限額從資助學額的20%增加到40%,並鼓勵大學招收來自東南亞和「一帶一路」地區的學生,以避免限額只被內地生壟斷。
2023施政報告地產新招社會福利界一直要求長者醫療券可在大灣區的內地城市的三級醫院使用。據報導,政府將擴大長者醫療券的應用範圍,並將牙科服務納入其中。在醫療政策方面,政府計劃修改新藥註冊制度,以加快引入國內新藥到香港。
至於交通基建,政府於2014年提出了「東九龍過山綫」的鐵路項目,據報導政府將批准這個項目,首階段可能從彩虹東至寶達或油塘,不涉及將軍澳,並將項目公開競標,明年初將邀請運營商提交意向。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