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ze PARK撻訂再售價更高
- ctfm214
- 6月3日
- 讀畢需時 5 分鐘
6個單位於Elize PARK撻訂後立即重推市場,繼上周售出其中2伙後,新近再錄得2宗新成交,4個已重售單位中,3個單位的賣出價更較早前的成交價,高出2%至6%。

## 房地產買賣撻訂過程(繁體中文)
在房地產交易中,「撻訂」是指買方在簽署正式買賣合約並支付定金後,**因故未能完成交易而選擇放棄購買**,導致定金被賣方沒收的違約行為。這是一個涉及法律責任與財務損失的嚴肅過程,以下詳細說明其流程與關鍵環節:
### 一、 觸發撻訂的常見原因
* **買方財務問題:** 貸款申請被拒、資金周轉不靈、無法籌足首期或尾款。
* **物業問題:** 驗樓發現嚴重結構缺陷、漏水、非法改建等賣方未披露的重大瑕疵。
* **市場因素:** 簽約後樓價急跌,買方認為購入價過高而反悔。
* **個人因素:** 家庭變故、移民、工作變動等導致無法或不想完成交易。
* **法律風險:** 產權不清、存在產權負擔(如按揭、押記)未能解決。
### 二、 撻訂的具體過程與法律後果
1. **簽署臨時買賣合約與支付定金:**
* 買賣雙方簽署《臨時買賣合約》(俗稱「臨約」)。
* 買方支付**臨時定金**(通常為樓價的3-5%)。
* 合約中明確規定正式買賣合約的簽署日期(通常為簽臨約後14天內)。
2. **簽署正式買賣合約與支付大訂:**
* 在指定日期內,雙方簽署《正式買賣合約》(俗稱「正約」)。
* 買方支付**大訂**(連同臨訂,總定金通常為樓價的10%)。
* 正約會詳細列明交易條款、完成交易日期(交樓日)、違約責任等。
3. **買方決定撻訂:**
* 買方在簽署正約後、完成交易(交樓)前,因上述任何原因決定放棄交易。
* **關鍵點:** 一旦簽署正約並支付大訂,買方若未能如期完成交易,即構成違約。
4. **買方通知違約(通常透過律師):**
* 買方(通常由其代表律師)正式通知賣方及其律師,表明無法或不會完成交易。
* 此通知標誌著買方明確違約。
5. **賣方沒收定金:**
* 根據《正式買賣合約》中的條款(標準條款通常包含此項),**賣方有權即時沒收買方已支付的全數定金**(臨訂 + 大訂,即樓價的10%)。
* 這是賣方最基本的補償權利,無需證明實際損失。
6. **賣方重售物業:**
* 賣方需儘快將物業重新放售。
* 賣方有責任採取合理步驟減輕損失(例如以合理價格儘快售出)。
7. **賣方追討差價與額外損失(如需):**
* **計算差價:** 如果物業最終以低於原合約價格售出,賣方可向原買方追討**差價損失**(原合約價 - 重售價)。
* **追討其他損失:** 賣方還可追討因買方違約而產生的合理額外費用,例如:
* 重售的代理佣金(如果適用)
* 因交易延誤產生的額外利息支出(如賣方需要過渡性貸款)
* 法律費用(處理違約及追討的相關費用)
* 物業在空置期間的管理費、差餉、地租等開支(從原成交日至重售成交日)
* **法律程序:** 賣方需透過律師發信追討,若原買方拒絕賠償,賣方需入稟法院提出訴訟,勝訴後方可強制執行。
8. **買方潛在的進一步責任:**
* 除了損失定金和可能面臨的差價及費用賠償外,買方也可能需承擔自己律師的費用(即使交易未完成)。
* 嚴重的違約行為可能會影響買方的信用記錄。
### 三、 對買方的嚴重後果總結
* **定金全數損失:** 已付的定金(通常10%)被賣方沒收,無法取回。
* **追討差價風險:** 若樓價下跌導致物業以低價重售,需賠償賣方差價。
* **承擔額外費用:** 可能需賠償賣方的重售佣金、額外利息、法律費、持有成本等。
* **法律訴訟:** 可能面臨賣方的民事訴訟,耗時耗力。
* **信用受損:** 可能影響日後申請貸款或進行其他大額交易的信譽。
### 四、 對賣方的影響與注意事項
* **交易延誤:** 需重新放售物業,交易時間被拖長。
* **市場風險:** 重售時可能遇到樓價下跌的風險(差價損失需成功追討才能彌補)。
* **資金周轉:** 原定收到的樓款延遲,可能影響其換樓計劃或其他財務安排。
* **減輕損失義務:** 必須積極重售物業,不能任由物業空置或以明顯不合理低價出售,否則法院可能減少可追討的差額。
* **沒收定金非必然最終得益:** 若重售價遠低於原價且差額大於定金,即使沒收了定金,仍可能蒙受淨損失(需成功追討差額才能彌補)。
### 五、 如何避免撻訂風險(買方)
1. **財務評估要謹慎:**
* 簽約前取得銀行的「貸款初步批核」或「原則上批准」,確認貸款額度。
* 精確計算所有開支(首期、稅費、佣金、律師費、裝修費等),確保有足夠流動資金。
* 預留應急資金應對突發情況。
2. **徹底查驗物業:**
* 親自多次視察物業不同時段狀況。
* 聘請獨立專業驗樓師進行詳細驗樓報告。
* 查閱土地註冊處紀錄,了解產權狀況、是否有未解除的押記等。
* 了解大廈公契、管理狀況及是否有維修令等。
3. **尋求專業意見:**
* 委任經驗豐富的房地產律師,仔細審閱買賣合約條款,特別是違約責任部分。
* 諮詢專業的地產代理了解市場情況和物業背景。
4. **審慎考慮市場波動:** 充分認知房地產價格可能波動,簽署有法律約束力的合約後悔成本極高。
5. **購買合適保險(如適用):** 部分保險產品(雖不常見)或可涵蓋因特定原因(如失業、重病)無法完成交易的部分損失,但需仔細了解條款。
### 六、 賣方如何保障自身權益
1. **收取足夠定金:** 10%定金是常見且相對能起到阻嚇違約和提供基本保障的金額。
2. **清晰明確的合約條款:** 確保正式合約中關於買方違約時賣方沒收定金及追討差價/損失的權利條款清晰無誤。
3. **選擇財務穩健買家:** 在可能情況下,了解買家的財務背景和購房目的。
4. **遇撻訂時迅速行動:**
* 立即委託律師確認沒收定金並發出追討函(如適用)。
* 果斷委託代理重新放盤,積極尋找新買家,履行減輕損失的義務。
* 詳細記錄所有因買方違約產生的額外費用。
**結論:**
撻訂是一個對買方代價高昂、對賣方造成困擾的房地產交易失敗情況。買方在簽署具法律約束力的買賣合約(特別是支付大訂後)前,**務必進行極其審慎的財務評估、物業查驗和法律諮詢**,充分認知違約的嚴重後果。賣方則應透過合約條款保障自身權利,並在遇到撻訂時依法(沒收定金)並積極採取行動(重售及追討損失)以最大限度減少自身損失。無論買賣哪一方,在整個交易過程中尋求專業律師的協助至關重要。
Commentaires